6月匯豐中國制造業(yè)PMI終值48.2,初值48.3,前值49.2。創(chuàng)下9個月新低。
匯豐稱,8個月以來,產出首次出現收縮,收縮率尚小,原因普遍與客戶需求減弱有關。新訂單總量連續(xù)兩月下降;新出口業(yè)務也出現收縮,而且收縮率為去年9月以來最大,也是逾四年來最大收縮率(并列)。調查顯示,客戶需求減弱(尤其歐美市場),導致新出口訂單減少。
新訂單量減少,廠商產能得到釋放,積壓工作量連續(xù)第二個月趨降,但幅度輕微。
月內用工數量也有下降,降幅為去年8月以來最大,也是2009年初金融危機高峰期以來的最大降幅之一。調查顯示,在雇員辭職、產出與新訂單放緩的共同作用下,用工出現收縮。
6月份,制造業(yè)采購活動連續(xù)第二個月放緩,但幅度僅算輕微,原因普遍與生產需求放緩有關。
同時,采購庫存連續(xù)第五個月下降,降幅在當前下降期內為最大。
平均投入成本連續(xù)4個月趨降,而且有實質降幅。
調查顯示,原料價格回落,帶動整體成本下降。
月內廠商通過大幅降低產品價格,把成本的回落傳導至客戶。還有許多受訪廠商表示,降價乃為提振客戶需求。
供應商交貨速度連續(xù)第三個月得到改善,但幅度輕微。備貨時間縮短,與廠商要求供應商加快交貨有關。
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(qū)聯(lián)席主管屈宏斌評論中國制造業(yè)PMI數據時表示:“中國制造業(yè)承受著訂單下降與存貨增加的壓力。而近期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緊張有可能降低表外業(yè)務的增長,進而導致中小型企業(yè)的融資條件惡化。由于決策層在推出刺激政策上意愿較低,當前增長放緩的態(tài)勢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延續(xù)。”
此前,統(tǒng)計局報告顯示,中國6月份官方制造業(yè)采購經理人指數(PMI)降至50.1,5月份為50.8。
6月匯豐PMI較5月份下降1個百分點,顯示第二季度GDP等經濟數據要低于第一季度。在政府堅持調整結構基調下,中國經濟再度面臨探底。
但目前全球經濟環(huán)境較去年第三季度有好轉跡象,尤其是美聯(lián)儲對美國2014年經濟預期,最快在明年就將退出QE。
中國目前處于調整經濟結構階段,但改革不至于過激,今年雖然放慢經濟增長速度,但從長期看,無疑將增加中國經濟穩(wěn)定增長的動力。